(1)栽培棚室消毒:一般用福爾馬林和高錳酸鉀溶液(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20~30毫升、高錳酸鉀10~1536現代種養2022.06克,每150平方米放1處)發煙熏蒸24小時。熏蒸完成后,打開塑料薄膜,將菜園土攤開晾曬,以消除異味。
(2)開袋、擺袋及水分調控:開袋前,應先將曬干曬透、透氣性良好的菜園土堆成堆待用。開袋時,把生理成熟的菌袋袋口拆開,折成邊緣比料面高3~4厘米,開袋時注意挖除陳舊菌種塊、耙掉菌皮。然后把曬好的菜園土調成含水量約65%的濕土,覆蓋在黑皮雞樅菌菌袋料面,覆蓋厚度1~2厘米。割滲水口,以免水積在袋內,可在塑料袋上靠近料面處的不同側面分別割2~3個滲水口。開袋后的菌棒按梅花樁式擺在挖好的畦中,均勻覆蓋厚3厘米的上述菜園土,再一次性用大水澆透,然后隔7~8天澆第二次大水,再隔7~8天澆第三次大水。此后,棚室內保持地溫14℃以上、氣溫15℃左右,15~20天即可現蕾出菇。在催蕾期,為避免泥土太濕或結塊,應勤噴水、噴輕水;在子實體生長期間,應噴霧化水,以防泥土濺到子實體上而影響黑皮雞樅菌品質。
(3)溫度、濕度及通風管理:黑皮雞樅菌屬中高溫型菌種,出菇溫度為26~28℃。黑皮雞樅菌對二氧化碳較敏感,棚內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易導致黑皮雞樅菌子實體菌柄細長,從而嚴重影響黑皮雞樅菌品質。所以,棚內需注意適當通風,及時排出二氧化碳,以促進子實體健壯生長。通風的時間與次數,應結合棚室內的溫度、濕度進行,以有利于黑皮雞樅菌生長的溫度、濕度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