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雞樅菌基地的種植管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栽培季節選擇
黑皮雞樅菌屬于中高溫型菌類,適宜在秋季制作栽培袋,春夏季栽培出菇。
春栽一般在2~3月制作栽培袋,4~5月地溫穩定后栽培袋下田。
秋栽在7~8月制作栽培袋,9~10月地溫降至28℃以下進行出菇管理。
場地選擇與菇房要求
選擇環境衛生、給排水方便、通風良好、交通方便、無污染源、土地堅實的場所。
菇房宜坐北朝南,每間菇房占地面積以70~100平方米為宜。
栽培袋制作與管理
栽培袋配方:木屑75%、石膏1.5%、麩皮20%、水140%、白蟻巢土3%等。
菌絲生長管理:保持料面含水量在70%-75%之間。
接種后管理:將菌棒放置在通風、遮陽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保持培養基的濕度。
環境控制
栽培棚內溫度控制在25-30℃之間,晝夜溫差控制在10℃左右。
地溫控制在25-27℃之間,空氣濕度保持在90%左右。
光照:給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光照強度控制在300勒克斯左右。
病蟲害防治
觀察菌棒的生長情況,及時進行翻堆、通風等操作,保持菌棒的通氣性和透光性。
定期檢查菌棒的病蟲害情況,及時進行防治。
收獲時機
當菌蓋完全展開,菌肉變為白色,菌褶邊緣的褐色條紋消失時,黑皮雞樅菌已經成熟,可以進行收獲。
其他注意事項
栽培袋制作時,注意保持含水量在60%-65%,pH值調整至8左右。
栽培過程中,若溫度過高,可打開排風扇進行降溫;溫度過低,可增加保溫棉被提高棚內溫度。
菌床變干時,可在菌床間過道澆水以增加菌床濕度。
冬季栽培時,棚內溫度控制在15~30℃,地表溫度在18~26℃,空氣相對濕度在60%以上。
以上是黑皮雞樅菌種植管理的基本要求,具體實施時還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