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雞樅菌,是一種常見的食用菌,被稱為“食用大猴頭菇”、“藍腳菇”、“白蘑菇”的代表品種之一。黑皮雞樅菌在市場上很受歡迎,造就了豐厚的經濟價值。那么,黑皮雞樅菌的養殖和栽培過程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就由本文為大家詳細解析。
一、環境要求
黑皮雞樅菌喜歡生長在溫度適宜、通風良好、濕度較高、有機基質豐富的環境中。因此,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8℃,適宜的相對濕度為70%左右,同時要確保環境的通風狀況良好。
二、基質的準備
黑皮雞樅菌目前采用的主要基質是玉米秸稈、稻草等。在準備基質時,需要先進行消毒處理,可以用蒸汽或化學消毒法進行消毒。消毒后要進行冷卻處理,并且保持相對濕度在80%以上,以便菌絲能夠快速生長。
三、種菌
黑皮雞樅菌種菌可以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菌種倒種法,另一種是直接嫁接法。
(1)菌種倒種法
菌種倒種法指的是先將玉米秸稈等基質倒入菌袋中,然后再將菌種倒在基質表面,并用基質將其完全覆蓋,使其盡可能接觸到基質,然后放在適宜的溫濕度環境中培育。
(2)直接嫁接法
直接嫁接法指的是將菌絲培養在瓊脂培養基上,然后將菌絲種植在預先準備好的基質上,使菌絲能夠迅速生長。此方法適用于小規模的種植中。
四、管理
管理是黑皮雞樅菌養殖過程中的重要步驟之一,對新鮮菌體和產量的提高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1)保持適宜的溫濕度環境
為了使黑皮雞樅菌能夠快速生長,需要保持適宜的溫濕度環境,并且保持在整個生長周期中水分的充足和穩定。
(2)注重通風
通風可以有效地控制環境中的空氣質量和濕度,防止菌體出現病害,同時也有助于光照和二氧化碳的供應。
(3)及時添加營養成分
在整個生長周期中,黑皮雞樅菌需要不同程度的營養成分供給。因此,在生長初期和發菌期需要適當添加營養成分,以滿足菌體對營養成分的需求。
五、采摘和貯藏
黑皮雞樅菌生長周期為7-10天左右,菌體成熟后即可進行采摘。采摘后應及時處理,保持干燥、清潔、防潮、防蟲,用保鮮膜包裝,然后放在陰涼干爽通風的地方進行貯藏。在適當的溫度下,黑皮雞樅菌可以保存5-7天。
六、總結
通過以上的分析,黑皮雞樅菌的養殖和栽培過程是一個比較簡單的過程。在實踐中,只需要注意環境要求、基質的準備、種菌、管理、采摘和貯藏等過程中的細節問題,便能夠順利地將其種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