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 首 頁 > 新聞中心 > 合作成果

食用菌生產投入品使用準則

2021-04-20 02:36:35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食用菌生產投入品菌種使用、主輔材料使用、生產用水使用、栽培基質添加劑使用、覆土材料使用、栽培基質處理、病蟲害防控投入品使用、鮮菇采收、保鮮及貯存運輸、包裝及加工處理、投入品使用檔案管理等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各種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生產投入品使用。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較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5749 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GB 15618 土壤環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

GB 15981 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

GB/T 12728 食用菌術語

NY/T 528 食用菌菌種生產技術規程

NY/T 1284 食用菌菌種中雜菌及害蟲的檢驗

NY/T 1731 食用菌菌種良好作業規范

NY/T 1935 食用菌栽培基質質量安全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產技術規范

3 術語和定義

GB/T 12728 和 NY/T 1935 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食用菌生產投入品 production inputs of edible fungi

指貫穿于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整個生產過程,從生產源頭,經栽培、采后處理,到加工、包裝、貯運各環節,所涉及的栽培基質、生產資料、專用物品和器具等。

4 菌種使用

菌種的繁育生產符合 NY/T 528 和 NY/T 1731 的要求。使用達到食品級的培養基、消泡劑、緩沖劑等生產液體菌種,每袋(瓶)接種量 20 ml~50 ml。使用菌絲活力強,無污染的固體菌種,逐級擴繁母種、原種、栽培種。按照 NY/T 1284 的要求進行雜菌及害蟲的檢驗栽培種。

5 主輔材料使用DB37/T 1652 — 2019

秸稈類、林果枝椏在作物收獲前 1 個月不應施高殘毒農藥,且作物秸稈、林果枝椏安全、無毒,加工下腳料加工過程安全、無毒。禽畜糞的殺菌滅蟲及除臭不應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處理。栽培基料、畜禽糞便中不應加入化學農藥,并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化學農藥、重金屬、病蟲雜菌活體等)、抗生素及不可降解塑料等混入。栽培原料符合 NY/T 1935 的要求。

6 生產用水使用

培養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可用清潔的自來水、泉水、井水等,需達到飲用水標準。噴水中不應加入藥劑、肥料或成分不明的物質。符合 GB 5749 的要求。

7 栽培基質添加劑使用

栽培基質中不應加入含有激素類或成分不明的混合型添加劑。不應使用未經有關部門作安全性評價的添加劑和原輔材料代用品。按 NY/T 2375 的規定執行。

8 覆土材料使用

使用天然的、未受污染的泥炭土、草炭土、林地腐殖土或農田耕作層以下的壤土,也可自制混合腐熟發酵土。要求不含病原物,無蟲卵、雜菌及其它有害物質。覆土材料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進行殺菌滅蟲處理。覆土材料污染物值符合 GB 15618 中二級標準的標準值。經過發酵用于蔬菜、花卉基質的人工草碳、基質不能用作覆土材料。不可添加不明化學成分和增產劑,可添加明確成分、濃度的微生物菌劑。

9 栽培基質處理

9.1 滅菌

栽培基質需滅菌處理的,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在鍋內蒸汽壓力達到 0.15 MPa 后,應持續保持 2 h以上;采用常壓蒸汽滅菌,在料溫達到 100 ℃ 后,應持續保持 8 h~12 h。高壓滅菌設備應經檢定合格,并由具有相關資質的人員操作。滅菌后的基質符合 GB 15981 規定。

9.2 發酵

栽培基質需發酵處理時,可在堆料中添加已取得微生物肥料登記證或省級以上農業主管部門頒發的推廣證、允許在食用菌生產中使用的微生物發酵劑。可添加安全的溫室氣體減排抑制劑。培養料在堆制發酵過程中堆內溫度達到 65 ℃~75 ℃,并按不同食用菌培養料堆制發酵要求的時間間隔和次數,進行翻堆,使培養料腐熟一致;雙孢蘑菇、姬松茸、褐菇培養料嚴格按二次發酵工藝要求進行二次發酵,以隧道發酵較佳。

9.3 生料處理

生料栽培原料新鮮無霉變,不能添加任何高毒農藥、殺蟲劑、殺菌劑,可適當添加化肥;羊肚菌大田栽培,營養袋需滅菌處理。

10 病蟲害防控投入品使用

10.1 殺蟲消毒處理DB37/T 1652 — 2019在食用菌生產過程中,應控制和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優先選擇使用微生物源、植物源農藥防治病蟲害。必要時有限度地使用低毒低殘留或無殘留、選擇性強的高效藥物安全防治,可選用已在我國食用菌生產上登記的農藥,在無菇期于菇房環境中限量使用。空間消毒劑宜使用紫外線消毒和75 % 的酒精消毒,不宜使用甲醛對菌袋進行噴灑或熏蒸消毒。不應隨意、頻繁、超量及盲目施藥。

10.2 農藥使用限制

禁止使用劇毒、高毒和高殘留化學農藥、重金屬制劑、殺鼠劑及對生產操作人員危害大的藥物;

禁止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使用的農藥種類。禁止在食用菌子實體上使用農藥及生長激素類物質,

禁止使用活體微生物農藥和非農用抗生素制劑。

11 鮮菇采收

采收人員身體健康,無傳染病。采菇人員戴口罩和乳膠手套,進入工廠化生產菇房穿專用工作服、鞋套,采收工具保持清潔衛生,采菇周轉容器刷洗干凈,并消毒處理,采收前 6 h 內不能噴水。

12 保鮮及貯存運輸

食用菌采收后全程采用冷鏈、氣調、低溫儲運。高溫季節鮮菇采收后要及時放入冷庫中預冷、整理分級、冷藏保鮮。長途運輸時采用冷藏車運輸,車內要求清潔衛生,溫度低于 5 ℃,空氣相對濕度 90 %~95 %。貯藏保鮮、加工運輸設備、用具、用品及包裝材料等投入品,應符合國家相關衛生標準。

13 包裝及加工處理

使用符合 GB 2760 及國家相關衛生標準要求的烘干設備、熱源材料及用具、用品、包裝材料,以及鹽漬、制罐或調味保鮮等加工漂洗用水、護色保鮮劑、用鹽及調酸劑、浸泡用水、加工調味劑、防腐劑及因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質添加劑、化學藥品等投入品,進行食用菌加工處理及包裝。不應使用含有熒光增白劑及印有鉛字的包裝紙等包裝鮮菇;不應使用硫磺熏白;不應使用含有亞硫酸鹽、甲醛、熒光增白劑等有害物質的水液漂洗鮮菇。推行食用菌產品包裝標識上市,建立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完善整個溯源體系。

14 投入品使用檔案管理

建立食用菌生產投入品的使用檔案。對食用菌產前、產中、產后整個栽培過程所用投入品進行詳細登記,提供食用菌生產各環節的溯源記錄。記錄保留 3 年以上。食用菌生產投入品使用檔案記

錄項目參見附錄 A。DB37/T 1652 — 2019

附 錄 A

(資料性附錄)

食用菌生產投入品使用檔案記錄事項

A.1 生產環境條件

A.1.1 空氣質量

A.1.2 水源質量

A.1.3 土壤環境質量

A.2 食用菌產前投入品使用情況(包括菇房材料及配套設施、滅菌設施、專用物品等固定設施和輔

助器具)

A.2.1 名稱

A.2.2 材料、材質

A.2.3 購置入庫(或建造)日期

A.2.4 運行狀況

A.2.5 使用、停用的日期

A.3 生產投入品使用情況(包括栽培料配方中原輔材料、肥料、農藥及添加劑、所用菌種、菌袋筒

膜、拌料及出菇管理用水、氣、覆土材料等)

A.3.1 名稱

A.3.2 來源

A.3.3 購置入庫(或生產)日期

A.3.4 用途、用法、用量

A.3.5 使用、停用的日期

A.4 產后投入品使用情況(采收人員服裝、采收和盛放器具、加工和包裝用品等)

A.4.1 名稱

A.4.2 材質

A.4.3 購置(入庫)日期

A.4.4 用途

A.4.5 使用、停用的日期

A.5 生產場所名稱、栽培品種、記錄人、入檔日期

標簽

0
下一篇:沒有了

近期瀏覽:

相關產品

相關新聞

地址:梁山縣館驛鎮張橋村南(館驛食用菌產業園內)

電話:86-0537-3225555 

          86-0537-5108988 

網址:www.cangluojituan.cn